走進癒室 Healing Space,彷彿踏入一個充滿溫度的避風港。迎面而來的是明亮舒服的大地色調,每一個角落都透露著細膩的療癒氛圍。民宿由一棟老屋輕裝潢而成,室內設計以原木與米色系為主調,乾淨明亮且舒適。客房除了基本的冷氣、免費 Wi-Fi外,還設有共用休息室供旅人放鬆交流,夜晚躺在柔軟的大床上伴著微光入眠,身心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鬆。
這裡的房間彷彿自己的臥室般自在,裝潢細節體現出店主的用心:牆面點綴著編織的藝術品以及原住民圖騰的佈置點綴,窗邊簾幕透進臺東和煦的陽光,讓人一進房就感受到療癒與安心。
與貓咪、狐獴親密互動的療癒時光
對愛動物的旅人而言,癒室簡直是天堂。一推開一樓的柵欄門,民宿主人飼養的幾隻可愛的貓咪便悠閒地步向你,或是在腳邊輕輕磨蹭,熱情地迎接訪客,每隻貓咪很親人看起來都很健康,看得出來民宿主人的用心照料。這些貓咪多為溫順的布偶貓品種,水汪汪的大眼和蓬鬆的毛讓人忍不住想擼上一把,還有一隻無毛貓「巴布」只要坐在沙發上,他就馬上坐在你雙腿上撒嬌。牠們有的慵懶蜷縮在沙發角落打盹,有的俏皮地跟在你身後探索,一舉一動都療癒滿分,在這裡你可以瞬間成為貓咪富翁。
而來自非洲草原的狐獴家族更是鎮店之星,只見牠們靈巧地直立起身站哨,睜大圓滾滾的好奇雙眼打量四周,為空間平添了一絲俏皮與生動。無論是撫摸貓咪還是觀看狐獴機警可愛的模樣,與牠們相處的每分每秒都能讓緊繃的情緒逐漸鬆懈,心情變得暖洋洋、軟綿綿。
三隻毛茸茸的布偶貓齊聚一堂,抬頭用圓滾滾的藍眼睛望著鏡頭,模樣萌度爆表!牠們或許正在等著旅人拋出逗貓玩具,一起嬉戲玩耍。想像一下,午後坐在陽光灑落的落地窗旁,一邊聞著鬆餅香一邊撫摸貓咪柔軟的毛髮,懶洋洋的狐獴就在旁玩耍,這份與動物自在互動的樂趣,讓人真正感受溫暖與放鬆時光。煩惱彷彿在貓咪滿足的呼嚕聲中煙消雲散,只剩下療癒在心頭流淌。
原住民族文化沉浸體驗
除了療癒萌寵相伴,癒室主人身為阿美族族人,在民宿中巧妙地融入了臺東在地的原住民族文化體驗。走進二樓的小展區,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色彩鮮豔的原民傳統服飾與飾品。
旅人可以在民宿主人的指導下,親自試穿體驗臺東阿美族的傳統服裝,頭戴羽飾花帽、身披繽紛圖騰服飾,瞬間化身部落族人。試衣的同時,店主人熱情分享自身部落故事:從服裝上的圖案代表的意義,到祖先如何與大地共存的智慧,讓人聽得入迷。夜晚或午後閒暇時。若時間充裕,你也能參加店家安排的部落小旅行,跟著在地嚮導拜訪附近的原民部落,體驗傳統陷阱製作、八卦網捕魚等阿美族傳統生活的魅力。透過這些互動,旅人得以更深刻認識臺東豐厚的原住民族文化與生活樣貌。文化體驗為旅程注入人文深度,使這裡不僅是住宿,更像是一堂生動有趣的文化課。
來自部落的年輕主人正在指導旅人試穿傳統服飾:只見她身著艷麗的流蘇披肩,頭戴滿滿白色羽毛的花帽,手中高舉十字繡滿的八角星圖騰揹帶,向體驗的旅人介紹圖案背後的意涵。對面的旅人神情專注,仔細聆聽那關於關於部落老人家的智慧及耳熟能詳的阿美族豐年祭祭儀活動,彷彿穿越時空,置身於部落歲時祭典的場景,更在歡笑中不僅感受到原民文化的熱情與驕傲,更是感受到族人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使命,使整趟旅程充滿難忘的意義。
原民風味餐點與貼心服務
在癒室的每一天,都從美味而富有特色的餐點開始。清晨醒來,映入眼簾的是一桌豐盛的原住民風味早午餐:傳統香料馬告風味的鹹豬肉,搭配新鮮生菜沙拉和一杯臺東在地農產酸甜口感的洛神花茶,讓你的味蕾隨著黎明一同蘇醒。
午後則能享用店家精心準備的風味下午茶——原住民的紅寶石-紅藜融入在獨特口感的鬆餅,金黃誘人的愛心形鬆餅擺放在石板盤上,灑上細緻的糖粉與麥粒點綴,搭配鮮奶油與莓果,光看就令人食指大動。旁邊還有一客以薄餅捲起的風味鹹食,內餡豐富飽滿,散發著陣陣香氣。許多旅人都對這裡的餐點讚不絕口,稱讚口感外脆內Q彈的鬆餅,配上冰淇淋與莓果酸甜不膩「真的超好吃!」。坐在明亮的咖啡廳中,除了品嚐美食之外還能與貓咪及狐獴自由的親密互動,彷彿每一刻都是幸福在口中與心間的迸發。
無論是豐富的餐點選擇還是療癒的用餐環境,都為旅途增添了滿滿能量與愉悅。 店家的服務同樣令人感到窩心。癒室由年輕的阿美族姐弟經營,將賓客視作朋友,用心照料每個人的需求。從你踏進門的那一刻起,親切的笑容與溫暖的問候便讓人如沐春風。
老闆很貼心,不僅會主動協助介紹環境和注意事項,連行李都熱心幫忙搬運到樓上房間,民宿為了減少環境污染,還特別貼心提供住客使用自家設計的文青風環保杯,讓大家在住宿期間可以減少手搖飲料帶來的垃圾。對於初次接觸貓咪或狐獴的客人,他們也會耐心講解互動守則,確保人與動物都能玩得開心又安全。有任何旅遊諮詢或特別請求,他們也都盡力滿足。例如,如果你想為重要的人準備驚喜,他們甚至可以幫忙安排房內小佈置或拍照服務。這份貼心與用心,讓人在此住宿備感受寵,留下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
交通資訊與周邊景點
位於臺東市區仁八街77號的癒室,地理位置相當便利。無論自駕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都能輕鬆抵達這處療癒小天地。若從臺東火車站出發,車程約十分鐘左右;從臺東機場前來也僅需十五分鐘車程,即可抵達民宿門口。民宿周圍街道寧靜樸實,提供臨時路邊停車的空間,自行開車的旅客也不必煩惱泊車問題。想要搭乘客運的旅客,可以在臺東火車站搭上前往市區的公車,在寶桑國中附近下車,步行幾分鐘即到達目的地。
癒室周邊同時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讓你的行程更加多采多姿。著名的臺東觀光夜市距離民宿車程約8分鐘,黃昏時分不妨前往品嚐當地小吃、體驗熱鬧的市集氛圍;夜市旁的鐵花村音樂聚落每晚常有現場音樂表演,在星空下聆聽原住民樂聲或民謠搖滾,感受臺東獨有的藝術氣息。白天則可造訪距離市區不遠的臺東森林公園與海濱公園,租臺腳踏車沿著步道漫遊太平洋岸邊,看看海天一色的美景,為心靈充電。喜愛人文歷史的旅客,可以前往臺東史前文化博物館或鐵道藝術村走走,深入了解這片土地的故事。從癒室出發,無論想追尋山海美景、品味文化藝術,還是純粹放鬆覓食,都有許多選擇近在咫尺。結束一整天的探索後,回到癒室與十三隻貓咪道聲晚安,在溫馨的客房中進入夢鄉——這樣充實而療癒的旅程,想必會令每一位來訪的旅人回味再三,流連忘返。
**結語:**如果你正在尋找一處既能療癒身心又富含文化底蘊的住宿體驗,臺東的癒室 Healing Space絕對值得一試。這裡有溫馨舒適的環境、萌趣十足的動物夥伴、深度的原民文化體驗,以及美味餐點與貼心服務,讓你的旅程充滿驚喜與感動。快為自己預訂一場與貓咪、狐獴共度的難忘假期,在「癒室」找回久違的寧靜與感動吧!每一位走進癒室的旅人,都將帶著微笑與滿滿回憶離開,再次相信旅途中的美好與療癒力量。佇立在東海岸晨曦中的這間小小民宿,正張開雙臂歡迎你的到來,準備好展開一段幸福的療癒之旅了嗎?
民宿連結: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ealing.space_2023
民宿地址: 950臺東縣臺東市仁八街77號
夢,一個傳說的黎明,寫滿了蘊意溫馨的彩虹,是閱讀的眷戀,讓風月再次憔悴了思念。 燈,染一束冷眼旁觀,寫一片刻骨恩仇,彈指一笑,風華斗轉,為誰馳聘江湖。 淚,夜卷千行梨花雪,等沾千古琵琶弦,望聞問切人生戀,彼此不見,心思依然。 折疊衣角,蒼穹而立,栩栩如生的夜雨,凋零了人生的角度,是那寒梅臘月,是那酸風細雨,年華似錦,畢竟不是一個人的世界。掏碎心中的謊言,編織一個人的晴天,緊握傾心的賭注去淋雨,沐浴了誓言的詞匯,才知道懂得再也不見。 高山流水,甩完的夜景依然回來,曾經的微笑不會寫在未來的刻骨銘心,愁腸灌月,才知道擦肩而過。心亂星河,緣走人生,花落多少淚,流下多少情,是一個人的甘心,是一個人的微笑,從此名字和故事不是一本書的作者來寫。 星動人間富貴花,惹怒晨環驚淚藤,握算百尺回眸篇,移人斷句長生年。 傾心夢,醉人燈,惹了一個熟悉的故事,斷了一夢的前程,是月,帶走一片憂傷,是情,寫斷一個篇章,刻骨銘心,怎能比翼雙飛。 舒心的恩怨寫滿思念的心房,誰能照耀淚水的衡量,一個人彷徨,一個人念念不忘,最終的微笑是在哭泣的夢里。 站在悲傷的角落,誰能用哭泣的眼神去微笑,體會無助的風景,誰能看到那個熟悉的轉身,西湖畔的兩個人,嘶叫明月的一個人,無緣再見。 握手殘陽寫落雨,人間丹砂飛月命,幾人離索,離人心上秋,花開又沉浮,緣緣夢夢,脫落的世界從此不是一家人,江湖蹉跎,幸福是一個傳說的山河,人生不是一個人的角度,相望遙不可及,身心淚水清澈見底。 朋友很多,可是思念的總是那么幾個,是緣份,也是情份,有時候是因為離別,有時候是因為相聚,可是總有那么一份情感寫亂了今生的心。 今生是誰寫了一笑而過,來世是誰編織了無緣再見,一個傳說的名字刻在書本,內心的神話漂泊江湖,命運的航帆記憶旅行。 聆聽風月,輾轉神州側畔,誰人落幕江湖,看彩虹,踏鵲橋,驚風聞雨斷腸,一輩子的書本從此無字,一心裝滿的世界霧花淋漓,遍地鱗傷。 愛上一顆漂泊的心,看透一口枯萎的井,原來的淚涌,現在的思念,成為擁抱的離別,那是永恒的無緣訴說的夢。 只要不丟失現在的擁有,何必在乎未來的獲得。 分手后的疲憊,成了一個人的畫筆,從此一人相望,一人凋零,就算是花開無果,就算是人過無名,最終的靈魂歸宿,是愛情的心跳,為了靈魂而借宿內心。 昨天的化妝,成了今天的憂傷,明天的凄涼,墊步在思念的燭光,一個人的醒來,總是無緣的朦朧,仿佛徘徊空中的閱讀,體會心跳的流浪。 誰的微笑,撕碎我一世的眷戀,誰的舞步,踏碎我容顏的等待,是情的寬恕,是夢的留戀,卷來一份暗香,悠然而悲傷。
輕輕地撫摸 那一朵艷麗的花兒 我重臨這里 偌大的青海湖 襯著夕陽 在如鏡的湖面里 我看到 你芬芳馥郁的美麗 而在此刻 我追隨著你的蹤跡 永久停滯在 那些交纏眼前的 歡樂和悲傷 遺憾今生 再也無法相見 思念,迎著春風 吹皺了一湖的清歡 腳步輕輕,我親吻著 潺潺靈動的湖面 你的靚影 如夢如幻,所到之處 留下許多波紋 醒來時一一撫平 >>>更多美文:優美現代詩
我是小常村人。記得我十歲那年的年關,父親去生產隊領一年的分紅,結果,除沒領上一分錢,還給隊里打了欠條。原因是我哥哥娶媳婦時提前借用。一家人為此犯了難。父親想了想,站起來說:“沒錢也得想辦法過年”。說完,他出去找左鄰右舍和朋友借錢去了。那時家家都不富裕,父親東借西借,才湊了5元錢。這時已到臘月三十了。父親叫我與他一起去了黃碾鎮置備年貨。我在家里是最小的一個,平時就受到優待。去黃碾鎮的路上,父親答應到黃碾鎮后要給我買一個白面蒸饃。我打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真想一步到達黃碾鎮,好吃上香噴噴的白面饃。 誰知,到了黃碾鎮一看,街上的店鋪大都放假關張,想買年貨的店鋪沒一家開門。那時正值文革武斗時期,望著街上稀啦啦的來往行人,偶爾有三五成群的人背著槍,挎著刀,在大街上揚武耀威地走過。父親蹲在墻根咳聲嘆氣,抽起了旱煙。眼看到了晌午,我的肚子也叫喚起來,看到這種情況,我也不敢吭聲。父親突然想起了他的承諾,便領我去了還開門的飯店給我買饃,可是因為我們沒有糧票沒能買上,我也只好勒緊褲帶硬頂著。 我們正在不知所措時,街上過來一個叫喊著賣麻糖的人,這人邊走便叫喊“麻糖,麻糖,灌餡兒麻糖,又脆又香。”父親看后扭過頭來對我說:“孩子,要不你去賣麻糖吧。”我說,“以前沒賣過。”“沒賣過學唄。”父親的口氣比較硬。我又說:“到哪里去躉麻糖?”我仍然在向父親發難。父親親和地對我說:“躉麻糖咱有地方,只要你愿意去賣就行。”看著父親無奈的樣子,我也只好答應了。后來我才知道,那個年代有勞動力的成年人是不能去做小買賣的,否則每天要上繳生產隊錢的,所以只能讓小孩子去做這個營生。 父親看我勉強答應了,這才起身,挎著籃子,領著我,去了離黃碾鎮三里遠的黃漳村我小姨家。 我姨父姓暴,本分的莊稼人,雖不善花言巧語,但他誠懇老實,是一個制麻糖的好手,每年冬天在村里的糖房做麻糖。我小姨,直言快語,能說會道,里里外外一把手,家里家外打點的頭頭是道。我們去了之后,我小姨自然熱情招待。父親把來意說明后,姨父犯了難,因年關來躉麻糖的人多,大都已付了定金,當時無有存貨,只有等晚上制成后,再給擠出點兒,最早明早才能取上貨。三位大人商量后決定,讓我留下,等明早提貨后再回家。父親是要回去的,一是怕母親在家等得著急,二是回去還有好多活等著他去做,比如貼對聯,擔水,調煤等重體力活。那時平時是不能休息的,只有到了過年才能休息一下,也才能干些家務活。父親走時把那借來的5元錢全部給了我姨父,讓他都給買成麻糖。 這樣,我就在我小姨家住下,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外邊過年。小姨家的條件比我家好些,表哥暴玉明在潞礦工作,工資雖不高,卻也比在農村掙工分要強。這一晚,我吃了餃子,還吃了表哥帶回來的餅干、糖塊等食品,有的以前是沒有吃過的,至今回味起來還是那么香,那么甜。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在一陣陣的鞭炮聲中,小姨叫醒了我。姨父已把麻糖給我拿回了家。我吃過早飯后天已大明。小姨給了我5角錢壓歲錢,讓我趕緊上路,早些去賣麻糖。臨走時,姨父再三叮囑,麻糖分大小兩種,大的賣一角錢,小的賣5分錢,讓我記住了。 一路上,我看著籃子里的麻糖,雖高興,卻有些膽怯,因以前沒做過這事,賣麻糖必須的大聲喊叫,可又羞澀的喊不出來。等走到沒人的地方,我停下來,閉著眼,仰著頭,對著天大聲喊叫,賣麻糖嘞,覺得不行,就再變一下。邊走,邊喊,邊變,不覺中,已到了村里。我順著大街叫喊著賣起了麻糖。好多人看到我賣麻糖,感到好奇,便來買我的麻糖。誰知還不到晌午,麻糖便賣完了。我又趕快到長輩家給長輩磕頭拜年。 5元錢共買了大小麻糖各50根,大的進價7分錢,小的進價3分錢。這次共賺2.5元。這可能是我家多年來在短時間內賺錢最多的一次,高興的父母親直夸我有出息。 吃過午飯,我與小伙伴們玩得正高興時,母親叫我,我很不情愿地回到家里,父母讓我再去黃漳我小姨家躉麻糖。今天躉麻糖的本錢幾乎是昨天的兩倍,除了原來的5元本錢,又加上賺來的2.5元的利潤,再加上我今天掙來的壓歲錢2元,共9.5元。母親怕我丟了,還在我的棉襖里邊縫了個小口袋,把錢裝進去。 我又踏上了去小姨家躉麻糖的路上,但這一路上,其他沒想,我只想著與小伙伴們玩的游戲:打耳子、打瓦、推箍、摔三角、繃琉璃蛋…… 第二天上午按照父母的安排,我沒有回家,直接從我小姨家去了黃碾鎮我姥爺家走親戚拜年。到了黃碾鎮,我就在大街上叫喊賣起了麻糖,想著黃碾鎮村大,一定買麻糖的人多,早些把麻糖賣完好去玩兒。我一邊喊叫一邊賣。有三個比我大些的男孩說要買麻糖,他們在籃子里又挑又掂,最后每人各拿了一根揚長而去。我向他們要錢,他們除不給錢還罵人。我也急了,他們走哪兒我跟哪兒。跟著跟著,他們說,你再要跟著,把你的麻糖籃子踢翻。這下,可嚇得我不敢再跟了,只是哭著嚷道:“你們吃麻糖不給錢,還罵人,嚇唬人。” 我沮喪著臉去了姥爺家,本想找舅舅讓他去找那三個孩子給我要錢,可舅舅去走親戚去了。我也只能坐在姥爺家生悶氣。姥爺姥姥都年紀大了,他們安慰著我。我哥哥來了后聽我說了這事,要帶我出去找那三個孩子。姥爺擋住不讓去,說:“大正月的,出去別說不好找,找到就要生氣惹事,現在外邊亂哄哄,別再惹出什么事。”教育我以后見到那種不三不四的人,早點躲起來,繞道走,別賣給他們。這一天,因那三根麻糖,心疼的我連話都不想說,別說賣麻糖了。 從正月初三開始,我就在周邊村莊走街串巷,叫喊著賣麻糖。至正月十六日才停下來,因要開學了。 這正月里,聽母親說,我賣麻糖的收入,除了開支,還剩下二十幾塊錢。開學那天,母親給了我所要交的書本費和學費外,還給了我10元錢,讓我到信用社存了。這也是我的第一次存款。 回想當年,那個年代,雖然窮,但能鍛煉人。賣麻糖,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還學到了不少知識。 >>>更多美文:心情日志
WD55CE58CWW5